2024年9月11日 下午 10:28|32分钟 42秒

关键词:
教会、北美、美洲、英国、清教徒、宗教、大陆、美国、欧洲、殖民地、宗教自由、耶鲁大学、新英格兰地区、天主教徒、工会发展、圣经工会、北美洲复兴、国家生活

文字记录:
大家好,我们这一刻要把视线从欧洲基督教传统的中心所在地来转向到新大陆,也就是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啊。我们都明白,当哥伦布发现了这个新大陆以后,当时的很多的欧洲国家有很多的探险者和殖民者有着不同的原因来到了这个新大陆,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为了淘金,有些人是为了国家的荣誉,有些人是出于政治或者宗教的自由目的来往,也有些人纯粹是为了传扬福音,来到了北美大陆。

怎么在这些国家中间,先行者是属于西班牙?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尚未在美洲殖民以前,西班牙已经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洲以及南美洲都有了兴盛的兴旺的殖民地。在 1539 年,墨西哥市已经有了印沙所,到了 1551 年的时候已经成立了两间大学。而相对后来者是葡萄牙,他们彼此在美洲富有争夺,那么到了最后于 1494 年就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定了彼此在美洲的界限,就是西部大半地区归给西班牙,这主要是指在南美洲,而巴西则划给了葡萄牙。

由于这两个国家都是强烈的浓郁的那种天主教信仰的国家,因此到今天为止,中美洲和南美洲仍旧以天主教为主。但是在一些崇拜方式上,也不知不觉地吸收了许多当地人所使用的,就是当地的印第安人土著他们所使用的一些礼仪嗯。在 1565 年,西班牙人为了铲除从法国来的追求宗教自由的那些信教徒,他们在今天属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建立了圣奥古斯丁市啊。那里有一份报告曾经提到过,有一个西班牙司令将 142 个人处于绞刑,不因为是他们是法国人而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是属于新教徒,在天独教眼中这属于一端。这就是在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占据了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部分,把它变成天独教的一个势力范围。

相对而言,新教当中圣公会是第一个进入美洲的教会,那是英国殖民者于公元后 1607 年带领到北美的盛工会,一开始是在维基尼亚州建立教会,并且在马里兰州以及其他地方都建立了一些教会,包括纽约州在内。那么在殖民地时代的第一个 100 年中深工会发展很缓慢,但是到了那个第二个就是 18 世纪左右,这个情况就带来很大的发展,原因之一是因为在公元 1701 年,英国伦敦成立了海外福音宣教会啊。这个组织后来成为英国教会一个很大的一个宣教机构。

那么再往后我们要做所谓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属于清教徒,他们来在北美洲,原因我们在前几刻也提到过,就是当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在位的时候,由于他警告清教徒,当时的清教徒必须要归从英国国教,也就是圣公会,如果你不听从这项法令,你就会被驱逐出境。在一样一种前提下,使一些不崇国教者。

我们已经很多次谈到这个名词叫做不崇国教者,简单一点讲就是不愿意加入英国国教会,加入圣公会的人,他们就四处逃散,其中有一部分人来到了荷兰的莱登这样一个地方,可是渐渐渐渐发现这些逃离英国的那些清教徒们,他们发现在荷兰并不快乐啊。首先他们发现要在一个陌生的国家生活不容易,真心不容易啊。不要看移民,移民是在很艰难的一个决定,要很适应一个很好的环境,一个新的环境很好的适应下来需要付出很多。那么接下来他们也感到更不高兴的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荷兰学到了许多坏的榜样,怎么最终他们决定要到美洲新大陆去建立新的家园?于是从英国的普利茅斯趁五月花号 may Flora 就艘船于公元后就是 1620 年 11 月 11 号到达美洲的鲜鱼角。他们把上岸的地方命名为普利茅斯,以今年他们在英国的家乡,那么在美国历史上把这批人称为天路客。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第一批到达美洲的清教徒,他们也在那里开始了他们全新的生活。

对当时而言,这些在普利茅市殖民的人都是一些贫穷卑微的人。他们在英国被看为是激进分子,因为谭玉不愿意加入英国国教会,他们因为坚持公立派的教会行政概念而脱离了英国国家教会,是当时的分离派嗯。由于大部分清教徒都愿意留在那个国家教会,而这批分离派就被称之为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容易捣蛋的那些分子,所以凤尼派信徒在当时被说的英国人所厌恶。所以普利茅是殖民地,它一直都是很小的规模。而到了 1628 年,也就是在 1620 年 11 月 11 号抵达美洲以后,过了半年以后,他们在撒冷建立了马萨诸塞州的殖民地,那么这个殖民地一开始就非常兴盛,那么到了 1640 年间,已经有 20 万人在沙岭地区找到了安居之所嗯。这 HT 殖民者大部分是有钱、有地位、有才干的人。

这批清教徒他们本来也没有打算来脱离英国国教会,当时有一个名叫黑丁山黑丁森的一个牧师在前往美洲的玛莎珠三湾时,站在甲板上看见英国渐渐的消失,他就回忆说他不像分离派的时候,就是那些。嗯,持分立足一场的那些离不开英国时所说的话,是说再见了巴比伦,再见了罗马。他们是把当时英国看为是巴比伦看为是罗马,而他们因为当他们的本意绝不是想清脱离英国国教会,虽然都是清教徒。他们说的是再见了,亲爱的英国,再见了上帝在英国的教会,再见了所有基督徒的朋友。

然而,我们不是以分离派身份脱离教会前往英格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来脱离这个教会的腐败,所以这些清教徒领袖们仍然以英国教会为荣,称他为亲爱的母亲嗯。但是我们要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那些后来的西方殖民地者,或者说是英国那些清教徒,那些殖民者,他们都是一些具备财力和能力的人。可是他们没有在新英感染的教会生活、行政上起带头作用,反而是那些初次来到的那些又小又穷又被厌恶的激进分子,也就是分离派。他们却为整个的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建立了教会、生活与行政的规范。

所以后来者他们虽然也不打算从英国教会脱离,但是他们渐渐渐渐也与他们打了引号的亲爱的母亲,也就是英国国教会断制的关系,采用了公里派的行政制度,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在马萨周塞州这一带建立了 33 个教会,都采取公里派制度,就是说没有跟从英国国教会。所以你可以想象第一批五月花号乘五月花号来的清教徒对后来的殖民者的影响有多大,也就渐渐的影响了美国的文化。

那么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有两件事情比较有名,这里要来提说一下,就是 1636 年,他们在玛莎诸塞州的剑桥镇建立了第一间基督教的学院,为了纪念奉献大批捐款的哈佛牧师,把这个学校定名为哈佛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哈佛大学。再过了七八十年以后,到了 1701 年,另外一个学院在康涅狄格州建立,教职起先在那个setloop,后来在 1716 年搬到了新港。两年以后,为了纪念慷慨支柱的耶鲁,以烈而定名为耶鲁大学。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人仍旧称耶鲁大学为叫做劳伊利欧的艾里,这个就是我们看到就是美国两个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他们的来历,他们都是跟教会有关系。所以渐渐渐渐的就是我们看到了,就是在早期,嗯,不同信仰的人一开始主要是属于清教徒,英国清教徒他们来到了北美,而从今往后荷兰的改革中,教会就是荷兰的加尔文派,教会的弟兄姊妹信徒也开始迁居到了北美敬礼派教会的一些人,他们也来到了北美,而天主教徒他们也来到了什么北美贵格派,还记得吗?他们也来到了北美,德国改革中也来到了北美,就是路德佩路德派的人,他们也来到了北美。

所以一句话,以英国清教会为一个开始,陆续在往后的几十年中间有很多很多的其他教会的人来到了北美,包括还有摩罗维亚弟兄会的有就是崇习派的分支组织来到了。嗯,北美这中间一个比较有意的现象是当时的罗马青主教随着马里兰殖民地的设立而到达了美洲,那么在那里有一个人叫做拜迪摩那个爵士,他成为天主教徒,因此在他的一个管辖区域就是马里兰州,他拥有一些权力,那么当他到达北美以后,他却提出了一个叫做宗教自由的一个人,我不知道大家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吗?就是一个天主教的一个负责人,不在欧洲讲宗教自由,甚至还对那些宗教改革再加以逼迫。

他是到了美洲以后,特别是北美以后,他却提出宗教自由。但是它的宗教机油跟当时的新教徒所指的立场不同,他把这个作为一个policy,就是一个政策,而不是一个什么principle,一个原则。原因也是很简单,因为当时在美洲的情况跟欧洲相反,是新教徒占绝大多数。

天主教在当地,在北美洲实施少数少部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吞灭掉,他就要提出宗教自由这样一个政策。因此就是在这样一个政策的一个咨询下,他把土地卖给殖民者,而且为了保障就是在殖民区中少数天主教的利益啊。那个巴埃蒂莫爵士强烈的宣布和贯彻宗教自由的政策,当然了,在他那种宗教自由政策中间,只有一种人不被划在其间,就是不相信三位一体的人。不相信三位一体人啊。我们可以想象,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当时的就是无论是英国的还是后来法国的。嗯,这些欧洲的这些教会,不管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对,反对三位一体持有一种强烈的立场,因为这觉得这已经不属于基督教信仰,所以在基督教信仰的范畴里面,把是否全能三位一体作为一个划分正统与异端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在巴尔建模爵士的一个要求下,发了 1649 年马里兰,那么后来形成马里兰州通过了一个叫做信仰容能法案,也就是宣布有宗教信仰自由,他是北美洲宗教自由历史中间的一个里程碑啊。

虽然今天来看就是天主教已经发展的很唯一强大,在北美洲在当时来讲他们是独于少数,所以总体的一个局面就是新大陆,随着新大陆的被发现,欧洲的新教,欧洲的天主教以及新教中各个宗派都陆续来到了北美洲,在那里建立起了教会。但整体而言,南美洲是属于天主教的范畴,而北美洲是属于新教的范畴。因此在往后的历史中间,这个历史的,或者说我们教会的舞台就渐渐渐渐地从欧洲转向了美洲,在美洲大地上也就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关于教会的故事。而在这些北美大陆上所发生的教会的重大事件中间,有一件事情必须先提一下,那就是称为大觉醒运动 great awaking。

怎么一个情况就是,嗯?随着北美大陆越来越多的新教徒,包括部分的天主教徒在那里聚集,特别是集中在北美大陆的东北部方向,东北部那一带。所以由于在那里拒绝很多新教徒,也必然的让自然学任何唯一主义渐渐渐渐在那里开始备受影响。因此教会的属灵状态进入一个昏迷沉睡的这样一个情况嗯。

虽然开拓北美大陆的第一代、第二代以及前几代等前几代的那些清教徒都是些灵性坚定的人,可是到了他们孙辈以后,就是到了 18 世纪前期,美洲的宗教生活就呈现在一个低潮的光景。然后他的孙辈们也就失去了那种属灵的热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三位,或者说至少有这三位就掀起了,嗯,称之为,后来称之为大觉醒运动。

这个三位一个叫做弗兰林豪森,一个叫做Edward,还有一个叫做我们就已经熟悉的曾经跟约翰卫士里一起在英格兰工作的那个怀特费德,这个三位比较有名,而那个当中我们先来分别来稍微介绍一下,那么这个 free 0 毫升它是一个能干的奖员,他的奖章强调悔改归正的必要性,他火热有力的讲道带出明显的效果,教会里面增加了许多新能。别的教会也相应的邀请他去讲道,于是复兴的火焰就从他从所居住地叫做那个拉里丹河谷向外慢慢慢慢延伸出去,那么这个就是弗瑞林豪生他的一个主要的一个贡献。

那么在当时还有另外一位叫做,嗯,特能特,特能特,威廉特能特的这么一个长老会的牧师,他也在他的家乡建了一所小木屋,作为学校来教导人,那么这个木屋,这个小木屋后来被称为叫做 log college,成为木屋学院。那么在这里这个腾能特牧师教导他的三个年幼的儿子以及另外 15 个青年人,他认真地教导他们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希伯莱文、逻辑学以及神学。不久他就把这个传福的热情给什么调望起来。结果他的儿子们都做了长老会的牧师,来继承父辈们传福音的那种心智,以至渐渐渐渐就是在周围把这个福音给传扬出去。而 Edwards 就是相对比较有名,跟前面两个相比, Edwards 和我们左面还要后面。

要说到那个怀特费德,都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在 18 世纪的北美洲的一些宗教领袖嗯。他可以说他是跟大结局运动不可分开,他是北美殖民地的杰出的知识分子,他也是在北美洲当地就是出生的。他当时由于教会处在一个灵性僵持的状况,所以在公元 1734 年,也就是 18 世纪的 30 年代, Edwatts 就是他讲了一系列关于阴性称意的讲道。

那么在讲道时,这位瘦长苍白、年轻的牧师活生生地描述了上级的震怒,并另劝罪人尽快逃避,很快教会有了起色,他所在的城被安普顿城都有了改变,而且无论长幼,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关心未来永恒这样一个问题的人。所以在他的教会里面,在他所住那个城市的教会里面,有超过 300 人来决制来归向耶稣。

那么在接下来几年中间,在新颖感的不同地区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复兴。那么在那个 1740 年时候,整个的就是北部美国,美洲的东北部在总共只有 30 万人口中间,有 25, 000 ~ 5万人加入了教会,各位不要小看 18 或者 19 世纪多少万的人来归入教会,可能放在中国来说这点数字算不得什么。但是你要知道当时整个的美国东北部一共才有多少万人口,几十万人口中间有几万的加入,这影响力已经是相当大了,所以这个是叫做艾德沃斯。

那么另外一位我们已经其实提到过,他叫做怀特费德,在大觉醒运动中间,怀特费德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出生在英国,他也是当时牛津大学里面圣洁会中的一员。那么他除了在英国帮助约翰卫斯里传道以外,他也在美洲做了大览的工作。从 1738 年到 1770 年,他在美洲有过七次的步道旅行。他不停的在各地讲道,而且不管他在哪里讲道,都有无数的人来听,有时有将近二万多的人来听。他是极有口才的一个人,在 18 世纪伟大的布道家中,他是最有能力的讲员。这讲道带领了上千上万的人来归上主,也造就了数千信徒的灵性生命。

所以总之一句话,迎着这些领袖们他们的热忱,他们的步道也在整个的美洲东北部,这一块后来被称之为新英格兰地区带来了宗教复兴。但这些宗教复兴中间在今天角度来看也带有很多强烈的感情以及身体的表现啊。据说在那里聚会的时候,强壮的男人会扑倒在地,女人则歇斯蒂利。有这么一个报道,就是在那个 1741 年,艾德沃斯在康尼迪格州的,叫做 n field。

嗯,这么一个地方,讲到那天的题目是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讲到一半时他必须停下来,因为大家听见他讲到以后极受感染,都在大声痛哭啊。这个哭声遮盖了讲到的声音,以至于他不得不停下来,让大家哭完以后才来继续讲道。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局面,那个场面,它跟欧洲传统意义上那种死气沉沉的毫无。

嗯,怎么说呢?一个比较肃静的教会,一个相反,每个人都在尽情的表现自己,只是这种表现究竟怎么看待啊?个人看法不一样,但是我们所了解的就是它的确对当时的教会来讲带来了署名的大分心,使更多的人愿意参考圣经,愿意很认真的来接受领受主的道,并且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真的能够为将来,为永恒来做好预备。

这是发生在北美大陆的,叫做第一次大觉醒运动。除了这个第一次大觉醒运动以外,在美洲大陆再往后还发生过有关于就是叫做独立战争,我们都知道就是北美独立战争成立了美利街合众国,就是成立了美国,那么这个会对当时教会有冲击,因为当时很多的人都是从英国去的,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他们该怎么样的来表现他们的立场变成是一个问题。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也看到就是有,嗯,英国教会在当时就成立的搜立教会,他们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就必须服从英国国教,它是随着在美洲各种各样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发展,以至于这个周立教会后来被取消,在取消了就是这个周立教会这么一个制度,所以每个地方教会都是属于自己来自制,并不属于英国国教来管辖。

那么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 18 世纪末端的时候,整个的北美的教会都可以讲跟欧洲切断的联系啊。这个是属于在欧洲以外,就在美洲所发生的这么一系列的事件中,对教会带来一个冲击。那么到了 19 世纪,在北美,但或者说在美国,当时美国已经成立了,在美国就是发生了就是七部大迁徙,就是我们都比较知道的,像加利福尼亚州那一带区域发展也爆发了,就是很多的新移民带来,就是大量涌入到北美洲也爆发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美国内战,那么在这场战争中间,新教的每一个宗派都在尽情的在这个舞台上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一个应对,来进行这个应对。

那么这个当中有敬礼派他们一起拓荒在各个地方去布道,就是他们敬礼派的教会的信徒成群结队带着他们的牧师同行,先是在一个幸福的小木屋聚会,随后就向各处去传福音,也建立教堂啊。他们的方式是每个月就是举行一次四宫月会,内容是惩治当日的酗酒、打架、偷窃、不道德、赌博、家庭关系等问题。而当时由于是在美国南方有逊奴的制度,所以敬礼派的教会保护这些奴隶可以加入教会成为会友,也可以对教会的事物发表意见。

所以在这样一个开荒时期,敬礼派北美净理会是维持次序与正当行为的有利的这么一个一个教会,同时就那个约翰为世纪所建立的寻道会也在这中间发展,他们建立了更大的教会,赢得了更多的人。所以在当时在北美基本上都是属于敬礼会和寻道会,他们是属于快速发展的,寻道会的牧师骑着马从一个殖民区跑到另一个殖民区巡回来讲到。所以借着这些,每一位寻道会的就是魏立工会,也就是岳韩威斯利所创立教会的这些起码寻道人的努力,有很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个教会,所以从 19 世纪开始,从西部的寻道会的信徒原来不到 7, 000,或者说当时说只有 3, 000 人,离西西还差得很远。但到了 1830 年的时候,就是将近 30 年以后,已经发展到了 17 万五千人,当中还包括印第安人和 15, 000 多的黑人。那么也在这种情况下,在北美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成为第二次大觉醒。

第二次大觉醒因为当时自然学论和怀疑主义也带来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东部地区就是出现了鼠人的愤心,这个中间有一位叫,就是跟艾德沃这孙子David。也有关系,就他是耶鲁大学的校长,他在一系列的讲演和讲道中间提出了自然神论、物质主义以及他们的危险性。所以从 1802 年开始带来了一种属灵的愤心,那么渐渐渐渐许多的学院也加入了这场运动中间。

那么这个跟第一次大觉醒不同,就是在这个第二次美国大觉醒运动中间,没有这个有名的步步道家出现,就像我们刚才所提到的有Edward,有怀特贝德等等,都没有这种大的负担架出现,也没有那种强烈的外在的感情冲动,就是我们所提到的那些情绪化的表现,它有的时候是就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出现,就是像圣人的工作一样,慢慢慢慢的来滋润的人心。

而在西部就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机会形式,叫做 camper meetings,简单一点的讲就是在一个地方,他们在一个地方举行聚会,很多人来参加聚会,带了自己的几天的一个生活必需品,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始露天的聚会。那么在这些地方聚会的时候,特别在那个夜里,可以说形象很为壮观,有篝火,有一系列的帐篷,有挂在树上的灯笼,有讲员充满热情的讲道,有诚恳的祷告,还有数千人的唱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通过露营的方式来聚会,那么这个也带来了这种聚会的尝尝,尝试这种聚会的场景,也带来了整体的美洲,特别是北美洲,它属人的复兴则称之为第二次东部大结群运动,而这个大结群运动也会往后的,我们比较熟悉的涪陵运动也埋下了一个伏笔。

那么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教会,新的教会有当中影响到后来的就是跟后面的教会运动有影响的,一个叫称之为基督徒教会,有些把它翻成基督徒年会,就是的 Christian church 他们开始出现,那么也有一些就是 the church of the disciples,就是属于叫做门徒教会来产生。那么还有一些长老会,他们也开始离开了,原来的母会就在奉行中间就呈现了很多的新的教会。那么与此同时,北美洲的教会他们也办理了主日学啊。在 1824 年,美国主日学会成立,就是对儿童青年进行教育,而且还建立了大学和神学院,这个都是在北美洲那个署名大分镜而带来的。

那么更重要的是,嗯,在大模型中间,各个中派加强合作,成立了很多超宗派的参会,就是往海外去派遣什么布教室、布传道士,去到还没有接受福音的地方去宣扬福音。那么他们早期所关心的对象是仅限于当地,就是把飞行场的印第安人和黑人,那么到了后面才开始扩大到了海外国家。同时由于文字水平的提高,那么在当时北美洲成立了圣经工会,就是发行圣经,还成立了美国单张工会,就是发行那些护照的小册子。

周期上来看,处于在那个年代中间印着第二和第一和第二次的美国称之为大结型运动,使整个的教会在北美洲复兴起来,使福音不仅在北美被传递,也更多地传向了远方。这就是我们所介绍的北美洲的情况。我们打告祝我们谢谢你,让我们看见历史地带都有你的仆人,起来做你衷心的工作。祝我们也发望这样的复兴能够在我们身上这一体现,原来我们真正的能够去传递你的信息,让更多人会想增加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