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 下午 10:28|29分钟 49秒
关键词:
教会、法国、宗教、信徒、新教、基督、荷兰、主义、圣经、历史、英国、传教士、现代主义、世界历史、天主教徒、中产阶级、社会福音、改革运动
文字记录:
大家好,我们在描绘了叙述了关于英国国教会内部的一些情况以后,在今天这个内容我们要重点来讲一讲法国的宗教改革,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我们在前几刻也提到,法国的新教派被称之为玉古诺派,有些也翻译成福格诺牌,他们思想是秉承于价文。那么在嗯, 1598 年有一个叫做南特诏令,就是宣布就是给予一股道派与合法的地位。大家是不是还记得三个亨利其中的一个亨利后来做了法国国王,所以他当时他本身是一个伊古诺帕的一个教会的领袖,但是他做了国王以后就宣布放弃他的新教的信仰,改为天主教的信仰,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但毕竟顾念旧情,所以就有南特张令就是宣布给予古诺派一个合法的地位。
那么从那个开始呢?嗯,将近过去有七八十年以后,法国的英国诺派,它发展得非常的迅猛,在当时在法国约有 100 万余格诺牌的信徒,有 800 多家教会,而余格诺牌的信徒,它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有贵族、绅士、工匠、专业人士以及农夫,而且绝大部分人他是属于中产阶级啊。请注意新教他往往是跟中产阶级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啊。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留给更专业的人士或者讲座,我们今后再来描述。所以法国的预估诺盘,他们中间有工商界的、银行的、工厂的和一些专业的领袖人物。在各个社区中间,法国的伊古诺派不是属于大多数,但却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当时法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像伊古诺派那样有钱,成为一句流行的话语。可以想象当时加入法国新教的都是一些相对有钱人,这个跟加尔文的一些教导也是有联系的,就是。嗯,新教材的思想并不是那个赚钱为一个可耻的行为啊。
不是的,有一个著名的新教领袖应该是威斯利,他的一句名言是拼命的赚钱,为上帝拼命的赚钱,但也拼命的。什么省钱,就是要把钱用到上帝所要用的合适的位置上去,做一个好的管家。而且就是整体来说加尔文的信仰某些理念是相当的,能够跟现实工作结合在一起,是为了服侍上帝而在进行工作,所以这个对于一股脑派来讲也有很大的一个影响力。
那么一个诺牌他们聚会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的木质结构的房屋,不是很豪华,也不是一些像天主教会那么富丽堂皇。有的巨大的那个木质房屋可以容纳有七八千人聚会,在每个星期天他们聚会的时候有市场讲道,也慷慨奉献等等。那么在这种情况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就到了 1685 年,大家还记得法国有个著名的国王叫做路易十四。那么到 1985 年是路易十四,他是执政,当为商选为,也不是当选,就是世纪的是成为法国的国王。他恨恶心教主义,他恨恶心教,因为他是一个天主教徒,所以他与当台以后就在 1685 年,注意前面是 1598 年是宣布南特诏令,等到了 1685 年时候,将近 80 多年以后,他就宣布废除那个南特诏令,所以逼迫又重新在法国开始。在法国,伊古诺派的教会有上千的信徒为了组织缘故殉道。
也有一些人在逼迫中间就放弃了信仰,而有这么一个数字就是说我们不是说了吗?大概有 100 万的信徒,可是当中有 50 万到 80 万的 UGO 的信徒,因为逼迫他们就逃到了德国、荷兰、英国以及美国,他们都是法国社会的中流砥柱,都属于工商业阶层。但是他们的离去使法国的工商业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因此这场逼迫使法国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玉古罗布的信徒,只剩下几千人,他们自己把自己重生,重新的组织起来,称之为荒漠教会。荒漠教会?什么叫做荒漠教会呢?就是他们去一些旷野,去一些深山老林、偏僻之术来保存自己的信仰,所以被称为荒漠,在荒漠地区中顽强的生存下来,所以于剩下的法国鱼骨罗牌信徒被称为荒漠教派。那么这个逼迫,这场逼迫一直持续到法国新的国王路易十六,他登基为子,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做特尔克,他说服了法国年轻的国王路易十六所以决定,所以才下令决定停止对尤格诺牌的信徒的一个逼迫。于是在整整 90 年的将近 90 年的逼迫以后,法国的一股脑派在得以喘一口气才得以幸存下来。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又有一位法国将军,叫做拉法耶。不知道大家还是不是熟悉他,在世界历史中间,他曾经帮助美国而赢得的独立战争,他们就带着宗教和政治自由精神回到了法国。这个它的影响力就是法国不仅停止的逼迫,而且公开下令废除所有反对新教的法律,并且在 1787 年制定了宽容法案。注意英国是在 1689 年,差不多整整将近 100 年后,法国才制定宗教宽容法案,所以才允许各个阶层的生物信仰自由。
但是好景不长,我们知道那个两年以后就爆发了 1789 年的法国革命,而且法国革命是相当血腥的,这个跟法国长时间不允许宗教改革是有联系的,因为他没有像英国那样只有约翰卫斯利等等能够帮助英国度过工业革命后的危机,而同样面对一个社会转型期,法国却因为长久的十首天竺教的立场而不让新教它的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思想在发挥和传递,以至于就带来了血腥的 1789 年的法国革命以后,法国成立了新的政府。
他当然也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到了后面 1793 年, 1793 到 1794 年间,这个被称之为是恐怖年代,因为也有很多当时新上任的法国革命的领袖们,如果详细情况,你可以看一些世界历史书,我们所看的就是血腥、混乱和暴力。而且他们都是一些无神主义者,所以很多的愚公的信徒虽然逃过了天主教的逼迫,但是在法国革命中间却难免得以丢掉性命,包括很多的天主教徒,很多的神父修女等等也在这场革命中间或者被猝死,或者被流放,而且会叫做我们中国,叫做还蜀,就是放弃信仰等等的一种表现出来。
那么这种局面一直到了法国的那个拿破仑,他成立帝国以后,他建立颁布了法令,这个法令在社会历史中间相当有名气啊。是不是被称之为人权法案,具体各位再可以查考一下,就是不仅赋予人有财产、自由、政治、宗教、经济,这对后续有相较大的影响力。那么在他的法令中间,它规定法国所有信仰一律平等,包括天主教,包括陆德宗,也包括贾尔文的归正宗等等,都有享有平等的地位。所以这个就是法国新教的一系列的状况,那么在了解法国在新教的状况以后,我们再来略微再来介绍一下,就是德国整体的一个情况,是先从马丁路的开始,后来又有了就是海德堡、信钢、海德堡条约,随后又有了那个,嗯,威斯特里法条约,当然这当中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包括有 30 年战争等等,那么在这一系列就是从 1517 年开始到17、18、 19 世纪的发展,到了 19 世纪初以后德国的情况。它的基本局面就是宗教信仰的一个活力,极其缺乏。嗯,失去了就起初的活力啊。
虽然有过近千主义,还记得吗?斯伯尔的近千主义,但它整体上是失去了那种活泼的动力。那么到了 1817 年,法国的国王而不是德国的国王普鲁斯下令他强迫路德中和改革中联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就变成了单一的一个一个教会,而且渐渐以后,由于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德国渐渐渐渐会成为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一个发源地,就是不再看待上帝的权威,而把人的理性、人的自由把它看为首位,这是经过了启蒙运动等等以后所带来的。
嗯,那么关于这方面的一系列的影响我们有机会再来叙述,但是各位你要了解的就是说德国他后来就成为现代主义、理性主义的一个大本营,又特别是他的海德堡大学,原本是一个德国改革中的大本营和教育中心。但是渐渐渐渐渐的却变成了是一个理性主义的中心之一,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啊。
所以今天很多的基督徒,他们虽然都是也说自己是基督徒,但他们是属于自由主义的信仰,就他们也不那么承认耶稣基督的神性和他的旧书,把圣经看作是普通的一本书,也去除了圣经中的那些他们认为是神话的部分,所以这个都是称之为理性主义。所以这个是德国的一个情况,那么与之相反的我们再来看看,就是荷兰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做Gabor, Gabor 他是一个荷兰的总理,或者称之为荷兰的首相,他在那个公元就是应该说是 20 世纪初, 1901 年到 1905 年中间,他把他的信仰就是辅助于他的国家,就是注意就是在近现代中间很少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这个叫做开博尔的人,他在担任首相,其间他在讲到演讲教学之外,还要在国会中就参与辩论和写作。
就他写了很多书来影响到了荷兰整个的一个国家,它就是总体的一个一个意思就是做了这些努力,就是说,嗯,第一个就是他回到了起先的就是心教的精神,他不但促取旧的一端,也更像新的一端挑战,而且制止了那个现代主义的一个一个发展,就是现代主义就是说否定神迹,否定上帝的救赎这个思潮。
同时它面对教会本身的败坏的情况,而是用一种深入的方法来对教会进行改变,来改革教会工作的本身。那么另外他也不明就是地投入于教会的侍奉,也鼓励信徒穿越,不但激励他们去做本地和外地的宣传工作,也鼓励他们将十字架的旗帜带进教育界、政治界、劳工界等等。
那么在社会改造中间,它也不是一个社会福音那种层次,它不像有些团体看清教义,相反的它还重视教义,但是也注重实践的层面。所以就是他对于教会有着很大的一个影响,他在 20 世纪初担任了荷兰首相。那么与他的那些努力对仗,那么到了 19 世纪末 24 季初的时候,由于受到理性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许多新教的团体就脱离了原本的宗教改革的精神,这些原因有很多的方面,就是很多团体都离开了新教的那些原本的那些所在的教会。
至于一个是对于当时冷淡没有生命的新疆教会不满,比如说敬礼派、贵格派、竞前派、莫拉维亚地生会和寻道派,他们是都已对当时宗教改革以后产生了新的教派,长久以来处于一种冷漠的形式不满。另外一个,他们是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因为我们知道随着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抬头,就是很多的教会就渐渐渐渐是不再那么注重圣经的要道,以至于很多人最终被迫离开。第三个就是他们都想来改革好,就是,嗯,新教里面的原本所在教会那些弊端,所以渐渐渐渐也形成新教的碎片化,这是一个很复杂而且很有意思的话题,正在引起我们去思考。如果宗教改革的宗派是越分越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统,那么这个最终的权威究竟是在哪里?那么另外一个是不是因为某些非机要问题的分歧,就要采取一种极端的立场了啊?这个都是从教会历史中间我们可以去思考的,但总体的一个意思就是到了 19 世纪以后,欧洲整个的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新教这个层面就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就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教会产生,你变得越来越旁系复杂、枝条众多这么一个现象,那么这个中间有些优秀人物用涌现来抵挡在欧洲出现的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那么这是我们在这里所看到在欧洲这样的局面。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花点时间再来聊一聊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教会的再度的大规模的增长,那么到这里为止,我们整个的这个系列也临近尾声啊。我们在前几天也提到过,你们会发现大家听的如果你从开始听到现在,你会发现整个这个题目到了我们这个阶段越来越碎,越来越琐碎,形不成一个体系。也真的是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也由于这种方式的弊端,没法用书面的方式来进行,所以你可能会有一个没有一个系统感和整体感。但是没关系,我你可以先了解了解我们这本讲座的中心思想,本来就是给大家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再细致的一个分享,力求有一个整体的画面。
那么我们要说,如果你是从开始一直听到现在的,你就会发现,嗯,公共教会的第一个大的增长时间是公允,从公元后耶稣复活升天以后,一直到那个奥古斯那个年代,在这个中间,俺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范围里面,在欧洲,在地中海环地中环一案都得到了广竹的发展,到了广州的发展,就在地中海一岸得到了长足的、广大的、广阔的发展。而第二个发展就是从 500 年公元后 500 年到将近 1, 000 年中间,那么这里教会主要是在欧洲北部、西部和东部发展。
在前一个 500 年中间,将会包括也在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就是巴拉,就是巴比伦,今天的伊拉克、波斯、伊朗,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还有北非都有发展,但是到了第二个时期将会在,除了在北欧、西欧和东欧有所发展以外,在那些传统区域就是阿拉伯地区、北非地区都失去了教会的很多的领地都陷入在回教徒的手中。
唯一的当中从回家族手中收回的就是西班牙,经过常年的不懈的奋战,终于把那里的穆斯林给赶出了欧洲,在那里他们是建立了天主教的国家,所以也难怪伊西班牙他们在对待宗教改革中间,他们是最站在天主教的立场这一边的。因为他认为这个信仰帮助他们砍族了,穆斯林随时不能变的,随时不能容忍那种叛战的精神所出现。
那么从,然后往后从 1, 000 年到 1, 500 年中间教会就没有大的新的发展,因为当时的交通状况往东发展全部被穆斯林所堵塞住,所以没有办法进行。这种局面一直到了航海大发现以后,才使教会又有了新的增长,以至各个教会都开始了大规模的传教的工作。这个中间可以讲是天主教走在前面。原因有好多,其中有一些原因,一个就是他们认为就是在添特会议以后,他们认为在欧洲失去的,他们要在海外什么收拾回来,就是说要扩张来弥补欧洲的损失。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也是当时的心教徒,他们没有那种传福音的思想在里面,这种传福音的思想是到了斯伯尔就是近千主义的人身上,在弗朗开这个团体里面才开始具有,包括在摩拉维亚弟兄会,就是一句话,就是如果死气沉沉的教会是不可能向外传进传养福音的。有没有这种福音使命托福感的?就那种有生命活力的,有这种张力的,那么他们才会来产生。所以这个宣教工作首先是从天主教开始,主要是耶稣会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是耶稣会在传递基督福音方面,他是走在了基督宗教的前面。这个中间就是有一位叫做杀忽略的一个一个人,他跟中国有点关系,就是他希望能够进入到中国来传教,但是没有成功,所以他就死在了那个上川岛,就是在广东附近的上川岛。各位如果了解一点中国基督教师就会知道他的名字,杀兀略,在他以后罗民间、龙华民、利玛斗,包括往后的唐罗旺、南怀仁才逐步就是把天主教传递到了中国。那么不仅如此,就是那些天主教的传教士,就是一些西班牙等,他们主要是一些西班牙的一些传教士,他们在菲律宾、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北美的墨西哥都乐心的传教,而法国约束会的传教师在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和刘毅和。今天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也建立了一些教会,包括天左教,还在印度,就是西南、日本、韩国、蒙古、非洲、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上都进行着传递复印的工作,所以教会再度这个地理大发现、航海大发现而在四处发展,而新教它在开始,我们刚刚提到过,一开始并没有注重这个船战的工作,一直到了有强调信仰的境前,强调信仰活力的那些团体产生以后才开始。嗯,有莫拉薇娅弟兄会的,有那个。嗯,布朗开等等。
那么这个中间,当然弗拉摩拉维亚地球会和弗朗派他们都是属于小规模的那样一些行动,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进行是来自一个叫做凯瑞这样一个人。它是属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中叶的一个,一个生活在这么一个环境中间。它被称为现代宣教工作之父,在 1792 年他组织的第一个进行会的传道会。在 1793 年,他在全家前往印度宣教。那么在那里他的家产的上市,印度政府的反对都不能阻止他的宣教的工作,那么他的最伟大的工作就是在印度所知的功率就是翻译圣经,把圣经翻成了 26 种的印度语言。
嗯,这里稍微再展开一下,我们中国也是如此,就很多第一代来中国传教的那些新教徒,比如说马里逊、米莲他们,当时英国还中国政府还执行的是那个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允许外国人学习中文,不允许外国人和中国人来往。那么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学习当地语言,在开始什么翻译圣经,包括马里信也在做这些工作。
那么宣教工作就是在各处各方在开展着,嗯,那么这种宣教工作可以说是带来各个方面的影响,就是友好有坏,有极强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什么,就是事倍功半,就是付出跟投入,跟和那个付出与投入所得到的结果不成比例,那么这个原因也有很多,如果客观的来看待海外传教运动,真的发现如果要小结一下的话,原因也有很多啊。
首先就是派出去的那个传教士,他们资格不够,真的弟兄姊妹,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愿意同意这句话,往外做传教士比在本地教会牧养更有挑战,更需要能力,更需要一定的素质,所以很多传教士资格不够,有些人就是不需要,就没有经过一定的装备,所以没有具备知识装备和技能就出派相,派出去传教,基本上就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另外一个就是传教时的宣道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一些未开化地区的人,除了像中国有文明,印度有文明以外,在很多国家都是没有一定的成熟的文明,所以他们比较排外,也比较迷信,所以这种效果也会打一些折扣。那么还有守望王,我们今天也会发现就是一个人这个信仰,对他这个信仰接受不是靠你嘴巴,光是靠你嘴巴讲道理讲出来的,而是看你的生活是什么表现出来的啊。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讲这个话,情理对不对?情在理前,所以你只有先把这个情这部分、感性这部分先活出来,别人才知道你的真实的信仰,所以往往才最终来决定是否愿意接受你的信仰。但是如果仅仅是作为一种道理,仅仅是在口头上表达,而你的实际的行为跟你的表达有距离,那很多的人就并不愿意接受你的信仰,这也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个一个挑战。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就是教会这么多中信哥哥的传教师的努力,福音传开了在今天的非洲、亚洲、太平洋群岛、南美、中美、北美洲,我们都看到了,都到处都有耶稣基督的兴起在飘扬,尽管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如本色化以及怎样正确的理解信仰来运用等等,但不管如何,我们都看到的就是说福音毕竟被传开了,他们就是通过基督的大能显出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建立者,也是教会的拥有者。
他是活的,并且不断的动工。他亲自扩张他的教会,他的大能超越了环境的困难,而人的软弱,教会的失败,他都要继续来推动来,直到世界的末量。其实这么中间我们要知道一些著名人物,就是在那个整体的教会历史上的知著名的传教人物有科里,我们刚才所提到的科里还有布瑞纳德,还有里温斯顿,大家还记得吗?他们去那个非洲传教的,我们中国所比较熟悉的有戴德生组建了内地会,还有吃温麦,还有惠新家等等传教士,他们在到处传扬耶稣记作福音,也就是他们的献身精神啊。
因为有些人,毕竟他们是离开自己的故土,去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和地理环境来进行传讲的工作,自己的妻子、儿子有时候也死在那里,甚至自己想哪里去,他也最终死在了中国。还有米莲也死在了中国。而他们一声传福音,大概只有 10 多个人,相信人,看起来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太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知道前人栽树,后人什么乘凉,记得他们把福音带进来,把福音种子埋藏在就是各处各方,时候到了就结出百倍的果子来。所以我们要钦佩这些先烈,我们也更要在今世承担起这种福音使命,把我们的信仰传递出去,不仅仅是借着我们的言语,更借着我们的行动来表明耶稣基督它救赎的功效。好,我们祷告,祝我们谢谢你带领我们到如今,我们今天能够信,从福音,从人的角度来说是由于那些中心位于传递福音的人所带来的,而且主你也告诉我们这福音使命同样落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也需要按你所拆派,经过你的拣选和装备去为你做那成分的工作,所以就求你装备我们,求你改变我们也帮助我们能够做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工人,随时随在传递你就是大消息,请这样的引导我们,塑造我们,让我们真正的从白战地好气球再次越速。